桶子鸡 豫菜·开封 1 桶子鸡不是童子鸡,是河南省开封名菜,采用两岁以上的母鸡,用老汤煨制而成,重在口感,越嚼越香。 为啥要叫桶子鸡呢?和市场上买的三黄鸡不同,桶子鸡上桌是一整只,看不见刀口。从鸡嘴(一说鸡尾)将内里的东西取出,鸡形完整如桶,所以名为桶子鸡。 好吃的桶子鸡,肯定是净重2斤左右的柴鸡。 对许多久病、瘦弱,又畏寒风重怕冷的女人来说,老母鸡做成的桶子鸡是大补品。 对能侃能喝能做事的男人来说,腊月二十七去澡堂泡完澡,洗干净了去隔壁包厢叫上一盘桶子鸡,喝个小酒,闲下来的几个人就能吹牛聊天一下午。 叫花鸡 苏菜·常熟 2 黄蓉正要将鸡撕开,身后忽然有人说道:“撕作三份,鸡屁股给我”,两人都大吃一惊,怎地背后有人掩来,竟毫无知觉,急忙回头,只见说话的是个中年乞丐…… 接下来的故事,看过《射雕英雄传》的都知道,叫花子洪七公片刻把整只鸡啃得只剩骨头。金庸先生不说这泥烧农家肥鸡滋味,只几笔写洪七公的动作、神态、语言,就可见叫花鸡乃天下难得的美食。 叫花鸡,老家江苏常熟,是一道苏菜,独特处在于,以荷叶包好用泥封烘烤成菜。为什么要用泥巴包鸡整只烤呢? 传说四处游荡的叫花子,没有厨房烧鸡,只得用烂泥巴把鸡团团裹住,放在柴火中烧烤。最后,泥干鸡熟。扒开干枯的泥壳,瞬间,香气扑鼻,美味异常。 和松木一样,泥土也可以给食物增香。 有兴趣的话,不妨试试这些。把秋冬鲜收的甘蔗埋一支土里,过几天挖出再啃或者榨汁,甜得能笑弯;把红薯埋进灰土里碳火烤,火灭后扒灰剥开地瓜一条皮,能从地瓜的甜味里闻到木头香呢;或者把韭菜用泥盖住,数日后变成韭黄再下锅调,你家厨房香味能把阳台的花熏到。 汽锅鸡 滇菜·建水 3 据说汽锅鸡乃云南第一美食,以古法熬制不加水,炖出来的鸡汤,喝上一口,十全大补。 当年尼克松总统访华,汽锅鸡是国宴主菜。开宴时,揭开盖子,热汽扑面,香溢四座,鸡肉滑嫩,汤鲜味美。据说尼氏品尝之后,赞不绝口,对其美味佩服得五体投地,连道:“味道太鲜美了,真想连整个汽锅一起吃进去!” 做汽锅鸡的餐具须得云南建水县的彩陶土锅,锅正中立有一根空心管,蒸汽沿此管进入锅膛,经过汽锅盖冷却后变成水滴流入锅内,成为鸡汤。 炖至汽锅鸡时往往会加入三七、虫草、天麻等中草药,这使得汽锅鸡更是成了一道食疗名菜。 正宗的汽锅鸡至少要熬上四五个小时,方可出味,好吃不怕久等,过年放假多的是时间不妨一尝。 三杯鸡 赣菜·赣州 4 何为三杯?即米酒一杯、酱油一杯、猪油一杯,不放汤水炖制而成。此菜源自赣闽粤交界的赣州,后传入台湾,成为海岛特色菜。 为什么要用米酒、酱油、猪油这三杯炖鸡呢,这就得说说《正气歌》作者文天祥了。 南宋末年,文天祥抗元被俘。他江西老家的一位婆婆得知文天祥即将被杀,就带了一只鸡和一壶酒来狱中探望。婆婆把鸡切成块,在瓦钵中倒上三杯米酒,用小火煨制。在一个赣州宁都狱卒的帮助下,把鸡肉端到文天祥面前,送文天祥吃完最后一顿饭。狱卒回到老家后,每逢文天祥祭日,必用这道菜祭奠他。 后来,厨师将三杯酒改成一杯甜酒酿、一杯酱油、一杯猪油,这就是现在的江西名菜三杯鸡了。 黄焖鸡 鲁菜·济南 5 继沙县小吃、成都小吃、兰州拉面后,近几年黄焖鸡迅速成为了全国各地的街霸。“黄焖鸡是哪个地方来的”,“福建吧,都开在沙县小吃隔壁”,“四川吧,油重微辣都辣得很,口味重”……其实呢,黄焖鸡是从济南蹦出来的鲁菜。 作为鲁菜的家常菜品,取鸡腿肉大块切,配以大片状的青椒、再加香菇提香等焖制而成,简单易学有木有,不是专业厨师也能几分钟焖一锅喷香的黄焖鸡,所以你还奇怪黄焖鸡米饭谁都能加盟,沿街开一家吗? 这么简单又好吃的鸡菜,零基础也可以做一锅,鸡年刚好能换着口味吃。 大盘鸡 新疆菜·沙盘 6 大盘鸡起源于新疆沙盘县,是一道西北家常菜。特点是盘子很大,不管是大份大盘鸡、中份大盘鸡还是小份大盘鸡都很大,不适合小胃口的女生独食,当然一次能吃完两盘的本地人也还有不少。 正宗的大盘鸡就是大块鸡肉配大个头的土豆和大片青椒,当然还得叫上一份皮带面,蘸着盘里的鸡肉汤汁速吃,不赶紧捞起盘里的宽面,不一会面条就会紧巴巴黏一起,失去吃面时呲溜呲溜的吞咽感。 大盘菜是个出生在大马路边上的80后西北小伙。开着大卡车走在在西北广袤的沙漠公路上,连着吃了好多天随身干巴巴的馕,辛苦的货车司机太需要一道热菜,一盘肉回应肠胃的需求。 于是,荒凉的沙漠公路边,有了窝棚架下的大锅,有了依傍交通点的餐饮店。到屋后活捉一只鸡现杀,炖上土豆,撒进青椒,不到一个小时就能上桌,非常适合风餐露宿赶路的大车司机。这道劳动人民自创的美食菜一问世,就闯出了牛羊肉的蓝海,迅速地被跑运输的师傅们带向了全国。 白切鸡 粤菜·湛江 7 白切鸡,粤菜系鸡菜首位,江浙人叫它白斩鸡,因不加配料保持原汁原味,菜色黄皮白肉,故名白切鸡。 清代资深吃货袁枚的《随园食单》上列鸡菜数十款,用于蒸、炮、煨、卤、糟的都有,列以首位就是白片鸡,说它有"太羹元酒之味"。什么是“太羹元酒之味”,古人祭祀先人所用的酒肉,不加任何调料,全凭本味,不事雕琢。 给酱料做减法,给食物本味做加法,以清淡无味而降服千百味,白切鸡俨然成为冷盘菜中的贵族。 两广人吃白切鸡以湛江和北海为最。 白切鸡是湛江人节庆和宴客的第一菜。将沙姜碎与熟花生油同炼,作为蘸酱,鲜嫩的鸡肉往里一点,入嘴幽凉似药,食之清雅有翩翩仙味。 在广西北海,用沙蟹汁做蘸酱,则用海鲜的生腥带出鸡肉的鲜甜,陆海新鲜食物同吃,妙处全在余味。 文昌鸡 琼菜·文昌 8 说完两广的白切鸡,就必须说说同属白切鸡的冷盘佳肴文昌鸡。作为海南省的四大名菜的老大哥,当地有“没有文昌鸡不成席”这么一说。 早在明朝,文昌鸡就已声名在外,民国时,因为宋氏家族的声望(宋氏三姐妹是海南文昌人),文昌鸡更加声名远播。 上好的文昌鸡为当地的散养小鸡,食榕树籽而肥,放养8-9个月再用笼圈于安静避光之处,喂它们吃花生饼、椰肉丝、蕃茨、热米饭这些东西(感觉比咱们的伙食还棒呢)。 文昌鸡作为白切鸡的一种,与两广地区的白切鸡区别不大,配上当地特有的蘸料橘子汁和椰汁,新鲜的果蔬味与当地土鸡一起吃,一点点甜、一点点酸、一点点咸,再来点蒜的辛,完美。 口水鸡 川菜·成都 9 口水鸡之名传说源自郭沫若,他在《賟波曲》中,曾写道“少年时代在故乡四川吃的白砍鸡,白生生的肉块,红殷殷的油辣子海椒,现在想来还是口水长流”。为什么会流口水,是因为有很多花椒,吃了会麻到嘴巴瘫痪不由自主流口水。 和白切鸡不同,川味口水鸡在保留白切鸡鸡肉鲜嫩的口感的同时,配上了鲜香麻辣的红油酱。 全鸡汤 10 看过了天南地北的中国人怎么吃鸡,最爱的还是自己家乡的那道全鸡汤。 在湖北人的年夜饭餐桌上,正中央的那道菜一定是全鸡汤,金灿灿的鸡油圈圈浮动在汤面上,开吃前一人先盛上一碗炖了一下午的鸡汤,暖胃垫肚子。再由长辈给饭桌的分鸡肉吃,鸡爪子一定是给爸爸或者哥哥级的,寓意抓财;鸡翅膀是给读书的孩子,寓意展翅高飞成为人才;鸡头要留给最年纪大的长辈,以示尊敬。 本文来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 |